成都電視臺招聘(2006年)
文 | 李培樹
編輯 | 孫大圣
“李佳明真的被封殺了嗎?”
“李佳明到底做錯了什么?”
這是2006年《開心辭典》和《絕對挑戰》的觀眾們最常問的兩個問題。
事實上,李佳明并沒有被封殺,他只是出國深造了。
對于他的選擇,很多人表示不理解:
李佳明正處在事業的黃金期,離央視一哥只有一步之遙,拋下一切遠赴海外明顯是一樁賠本買賣。
不過李佳明并沒有過多理會外界的質疑聲,他毅然決然地出走,而且一走就是兩年。
18歲時放棄高考,32歲時暫停事業,李佳明的選擇總是這樣出人意料。
那么他的身上到底有哪些故事?他到底為何放棄高考?又為何暫停事業?如今的他過得怎樣,是否感到后悔呢?
01
1975年李佳明在新疆庫爾勒的孔雀湖畔出生,那時他的父母在一個無線電廠工作,因此他自小便混跡于來自天南海北的人群里。
“小時候,站在孔雀河邊,總能看得很遠很遠,山外還有山,山外還有湖,湖外還有山,還有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戈壁灘上的公路感覺通向天邊,筆直筆直的?!?/p>
等李佳明長到8歲時,考慮到教育問題,父母帶他回到了四川綿陽老家。
他自此離開了他生命開始的地方,離開了他生活了3000天的故土。
李佳明直到46歲時,還對離開新疆當天的情形歷歷在目:
那天他和父母還有兩個姐姐先坐卡車到吐魯番,戈壁灘上的公路很長很長,他們開了三天兩夜,隨后又搭火車進川。
來到綿陽后,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李佳明的父親搖身一變成了電子行業的高級工程師,母親則去一家工廠當管理員,因此一家人的生活還算富足。
對于李佳明未來的發展方向,他的父親早已全部規劃妥當,那就是子承父業,跟他一樣當工程師。
可李佳明卻對此毫無興趣,他打小便喜歡文藝,他一直記得有一年暑假,當他念繞口令時大家笑得前仰后合的模樣,這讓他非常有成就感,甚至因此萌生了做主持人的想法。
可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高中分班時,父親硬是逼著他報了理科。
雖然對數理化不怎么感冒,李佳明還是拿出了十二分的努力去學習,在他看來只要成績夠好,以后肯定還是能去傳媒大學的。
可沒兩年現實就狠狠給了李佳明一耳光。
1993年填報高考志愿時,他才發現原來理科生不被允許填報表演類相關院校。
辛辛苦苦念了十幾年書,眼看離夢想的學校只有一步之遙,他卻被迫裹足不前,這讓他陷入了無邊的絕望。
最終李佳明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放棄高考,半工半讀去四川師范大學電影電視學院學表演。
得知兒子竟然為了追求所謂的夢想而選擇去一個連文憑都給不了的學校,李佳明的父母非常氣憤。
要知道那個時候即使中學畢業也能當老師、拿上鐵飯碗,因此李佳明此舉無疑是在自毀前程。
見李佳明吃了秤砣鐵了心,他的父母決定來點硬的,當即對他說:
“你要是敢去上這個學校,就自己去掙學費,我們一分錢也不會給你?!?/p>
李佳明毫不示弱,他甩下一句“我自己去借不就行了”便摔門離開。
本以為李佳明很快就會回來服軟,沒想到到了晚上他竟拿著500塊出現在了家門口。
這500塊是他憑借做班長時的人脈問同學們借來的。
見兒子如此舍得下面子,真的借來了不少錢,李佳明的父母明白事情已成定局。
兒子的翅膀硬了,他們再也不能替他拿主意。
于是在1994年,19歲的李佳明背起書包踏進了四川師范大學電影電視學院的大門。
此時的他并不知道,命運的齒輪已經悄然運轉,他的一生都將因之而發生徹底的改變。
02
在學校,李佳明除了上專業課,還會利用課余時間出去做兼職——夜Z會主持。
成名后,經常有人問他:“佳明,你為什么那么善于控制氛圍?總能那么輕松幽默地化解尷尬場面?”
每逢此時,他便會想起那些在夜Z會里度過的日子,晚上待在那里的基本都是些喝了酒的老板,
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不能得罪他們,還必須要讓氣氛活躍,這跟在電視臺里主持節目的狀態是相通的。
很快,李佳明便以優異的成績畢了業,學校為了留住他這位人才,便主動提出讓他留校當臺詞老師,他欣然應允。
可沒過多久重慶九龍坡區電視臺的《金土地》欄目竟然也向他拋來了橄欖枝,因為舍不得離開學校,他便決定拒絕。
校方卻不忍他錯過大好機會,給他做了好一陣思想工作,李佳明這才轉念去了重慶九龍坡區電視臺。
若你以為他自此便時來運轉,那就大錯特錯了。
在《金土地》節目組,李佳明不像個主持,更像個打雜的,掃地、打開水、洗采訪車,樣樣都得做,
好不容易蹲了3天拍了個片子,播出時被剪到只有50秒,工資也只有可憐的400塊。
從這個欄目離開后,他又播了一段時間天氣預報,他嘴里念著“明天陰天有雨,適合地瓜種植......”,腦子里想的卻是可惜我不是地瓜,不適合在陰天生長。
在電視臺做了一整年臨時工之后,李佳明越來越迷茫,賺不到多少錢就罷了,可就連他的工作都從沒被認可過。
他因此開始懷疑當初為了做主持人而放棄高考是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就在這時,他得到消息,成都電視臺正在招聘節目主持人。
當時有2000多人報考,可謂人才濟濟,可李佳明非常篤定他一定能突出重圍,果然他一路沖到了最終的復試,就差臨門一腳。
就在他信心滿滿地準備收拾行囊去成都時,他卻被當頭潑了一盆冷水,“歡迎你下次報考”,冰冷的女聲平靜地宣告了他的落敗。
對于這個結果,李佳明完全無法接受,他想破了腦袋也沒想明白自己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后來一個跟他一同參加考試并被錄取的朋友告訴他說:你太狂妄自大了,他們想必覺得你難以駕馭。
找到問題癥結之后,李佳明又重新煥發了精神,1995年,他通過了層層選拔,成為重慶電視臺的正式員工。
平臺大了,他的機會也多了起來,新聞、專題、綜藝、訪談、直播、晚會等等幾乎所有類型的節目他都主持過。
正所謂實踐出真知,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李佳明的業務能力突飛猛進。
他不僅成了重慶電視臺實打實的臺柱子,還獲稱重慶地區觀眾最喜愛的節目主持人,可以說是事業口碑雙豐收。
不過李佳明并不滿足,在主持之余,為了彌補他學識上的短板,他抽空準備了成人自考并成功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的電視制作專業。
至于為什么沒有報考播音專業,他的理由是:
“我想弄懂電視的全流程,我當過制片、攝像、編輯、導演、制片人,這對我在臺上主持有極大的幫助,我感恩所有幕后的工作人員,是他們眾星捧月,成就了主持人的光芒?!?/p>
不得不說,像李佳明這樣有才華、知上進又十分自謙的主持人實在少見。
上天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為沒多久李佳明便收到了命運拋來的橄欖枝。
03
2000年上旬的一天,李佳明突然接到中央電視臺制片人打來的電話,邀請他主持青年歌手大賽。
這對李佳明來說無異于天上掉餡餅,他受寵若驚,自然是滿口答應。
在之后的三個月里,他用專業的主持能力征服了觀眾,也打動了央視。
于是大賽剛一結束,李佳明就被央視挖走,與王小丫一起站上了《開心辭典》的舞臺,他自此迎來了燦爛無比的艷陽天。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云便化龍。
雖然一下就從地方臺跳到了央視,但有多年積淀的李佳明毫不露怯,他親和力十足又不失幽默的主持風格很快贏來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他被觀眾詼諧地稱為“中國第一綠葉”,他與王小丫的二人組合也成了大家眼里的黃金搭檔。
出于對李佳明的看重,沒多久,臺里就讓他獨挑大梁主持《絕對挑戰》。
在這里,他不再是陪襯,他的能力得以充分發揮,他的口碑也水漲船高。
因為李佳明的突出表現,《絕對挑戰》節目收視率節節攀升,甚至一度碾壓央視同一時段播出的其他節目。
然而成也蕭何,退也蕭何,在《絕對挑戰》里待得越久,李佳明越是自卑。
節目里優秀的嘉賓太多,他感覺自己站在他們面前猶如一粒微塵,為了延長自己的主持壽命,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出國深造。
“我覺得一個國家臺的主持人,觀念必須和國際接軌,不然哪里來的競爭力?
所以我想出國深造,想這個事想了一年,計劃了半年,想得我白頭發都出來了?!?/p>
為此,李佳明在2005年特意找到了當時新東方的聯合創始人徐小平,希望他能給給自己建議。
徐小平鼓勵他出國留學,還向他推薦了哥倫比亞大學傳媒系。
被徐小平這么一說,李佳明徹底做下了去國外留學的決心,于是在確立目標院校后,李佳明撿起了早已遺忘多年的英語,開始認真地準備托??荚?。
那段時間他可以說是傾盡全力了,每天都泡在圖書館里,每天早早就到,晚上不學到關門那一刻便決不罷休。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李佳明成功通過了考試,而后在2006年轉身就去了美國。
然而等到他兩年之后拿著哥倫比亞大學東亞政治碩士學歷,重回央視準備大展宏圖時,卻發現他竟早已無立錐之地。
04
《絕對挑戰》在2007年停播,而《開心辭典》中李佳明的位置也已經被后起之秀尼格買提取代。
鍍金回來的他一時無路可去,只能在《鑒寶》《分秒必爭》《向幸福出發》《黃金100秒》等節目中來來回回打轉,卻始終不溫不火。
與之前的如日中天相比,彼時的他在外人眼里是那樣落魄與無奈。
李佳明卻不僅不覺得自己慘,反而很是享受坐冷板凳的狀態。
在他看來“高處不勝寒,半山腰多熱鬧,山腳下多好”,名與利并沒有那么重要,他也從沒后悔過當初選擇了出國。
在回國9年后,李佳明再次背起書包,利用周末時間,來到中國社科院攻讀國學方向的在職哲學博士。
談及原因,他感慨地表示當年留學時跟外國同學辯論,卻發現同學們了解的中國知識比他還多。
因此為了彌補遺憾,他選擇再次出發,進一步完善和充實自己。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終于在2019年,李佳明等來了自己的真愛——《防務新觀察》。
這是一檔國際新聞評論節目,想要做出水平,主持人必須有較高的專業度與獨特的人格魅力。
而李佳明正好兩者兼備,因此節目一經播出便躍居CCTV-7軍事節目收視率第一,他也終于有了安身之所,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實”。
做節目之余,他也經常在《環球時報》等國際媒體上發表時評,揮斥方遒,針砭時弊。
然而還是有朋友對李佳明的選擇表示不理解:去一個如此小眾的平臺能有什么前途呢?
對此,他的回應是:
“人到中年,名利和自己內心想要的東西,該有自己的選擇了?!?/p>
“前25年我做了很多節目,基本沒有主動選擇的,后25年我希望就認真做好這一個節目?!?/p>
是啊,在李佳明眼里,心之所向才是他一生追求,鮮花與掌聲從不能左右他的選擇。
如此低調,如此恬淡,又如此自在。
事業之外,李佳明將更多時間放在了陪伴家人上,他的感情生活十分樸實無華,但又不失甜蜜。
他的妻子是他的大學同學,同時也是他的初戀,18歲時兩人便默默走到了一起。
在相戀12年后,兩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沒多久就添了一個掌上明珠。
對于這個唯一的女兒,李佳明的態度很明確,那就是不干涉,不強求,一切全看女兒自己興趣。
如今李佳明已經47歲,雖兩鬢斑白,但赤子之心猶在。
他的事業已經漸入佳境,感情一如多年前美好,女兒也亭亭玉立,是妥妥的人生贏家。
回顧李佳明的前半生,我們會發現有時候走一條人跡罕至的路也并沒那么可怕,只要肯努力,肯奮斗,還是能有一個好的結果。
不跟風,不浮躁,像李佳明這樣安靜做自己,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