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森家具城招聘(明察暗訪看民生)
提供新聞線索方式:1.撥打熱線電話88229999; 2.搜索“西安晚報”微信二維碼,加關注,在底部“新聞”下拉菜單中選擇“報料”進行填寫。
2017年1月初,《西安晚報》推出大型新聞監督類欄目《明察暗訪看民生》。欄目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充分聽取市民聲音,發揮媒體監督職責,針對“廁所革命”“煙頭革命”“行政效能革命”,以及就業難、治堵難、辦事難、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等“民生九難”問題,刊發一系列扎實有力的輿論監督類報道,選擇典型事例,以小見大,激濁揚清,通過輿論監督的力量,促進民生問題得到解決或改善,讓許多拖延數月甚至數年的“老大難”問題成為了歷史。
為了擴大線索來源,廣泛傾聽民聲民意,《西安晚報》集中投入力量,通過新聞線索、微信、網絡平臺等渠道收集信息,每天派出各路新聞記者,走訪、調查每一個百姓所關注的民生問題,將真實的社情民意通過報紙展現出來。本著“事不過夜馬上辦”的工作原則,全市各區、縣、開發區及各部門都非常重視欄目的曝光內容,第一時間積極行動起來,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做出回應,并及時向本報反饋整改落實情況,報道中涉及的大部分問題都能夠很快得到解決。
今日,《明察暗訪看民生》欄目300期了。一個富有活力和創新精神的新聞欄目,從誕生到成長,離不開廣大讀者的厚愛,離不開無數市民的鼎力支持。正是這些來自市民的真實反饋,推動著欄目逐漸壯大、累積,激勵著新聞人在記錄真實的道路上勇敢前行。以監督促發展,以行動促高效,進而使城市精細化管理程度不斷升級,共同推動西安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的歷史進程中大踏步前進。記者 高雅
典型報道1
問題:公園如廁難
報道結果:多次關注 得到解決
“煙頭革命”“廁所革命”“行政效能革命”一直是《明察暗訪看民生》欄目報道的重點。欄目多次對“三大革命”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曝光,其中,多次對公廁問題進行過監督報道,所有報道的問題都在相關部門的重視下得到解決。
2017年6月2日,《明察暗訪看民生》欄目報道了興慶宮公園導廁標志少,并且設置位置不明顯,游客在興慶宮公園里找廁所很不容易一事。稿件見報當天,興慶宮公園立即召開領導班子成員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專題會議,對報道中涉及的問題進行整改。在園內顯著位置再加裝20個導廁指示牌,從6月2日下午開始,3日內完成新增導廁牌安裝工作。去年下半年興慶宮公園啟動老舊公園的景觀提升改造工作,對園內廁所改造及整體導示系統進行完善。
2017年11月22日,《明察暗訪看民生》欄目報道了木塔寨生態遺址公園(南區)公廁建好后,遲遲不開門,市民夜間散步只能捂著肚子到別處找廁所一事。稿件見報后,高新區城市管理局立即安排專人前往現場調查核實,因該公廁與周邊工地存在交叉施工等情況,公廁管網建設沒有完工。高新城管局工作人員加大與周邊項目建設的共同協調力度,加快推進管網建設,2017年12月,這個公廁向游客開放。
今年3月7日,《明察暗訪看民生》欄目報道了豐慶路和桃園路上去年新換的兩座移動公廁遲遲不開放的問題。稿件見報當天,蓮湖區城市管理局環衛科即著手安排豐慶路上的移動公廁對外開放。而桃園路上的公廁因距離小區太近了,居民意見大,所以重新選址對外開放。
小公廁反映的是大民生,今后我們還將一如既往地繼續關注“廁所革命”,關注“三大革命”方方面面的問題,也歡迎廣大讀者積極提供這一方面的線索。(記者 王海鵬)
典型報道2
問題:公共自行車退費難
報道結果:網點增加 方便市民
2017年4月7日,《明察暗訪看民生》欄目報道了市民王女士在科技路一家招商銀行辦理長安通實名卡時,想將原先非實名長安通卡里的公共自行車誠信保證金轉到新卡里,卻被銀行工作人員告知,這里不能辦理公共自行車業務,建議去別的網點咨詢。隨后,王女士又去了吉祥村西安城市一卡通客服網點得知,因為票據丟失她必須去地鐵會展中心站C出口的西安公共自行車客服網點,才能辦理退費轉卡業務。
隨后,記者采訪發現,公共自行車的誠信保證金繳納時很方便,在全市的西安城市一卡通的網點都可以進行,但在辦理退費上卻很麻煩,因為全市只有兩處自行車營業網點可以辦理,給市民造成極大不便。
稿件見報當天下午,西安城市公共自行車服務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回復本報,市民退誠信保證金費要到公共自行車客服網點進行,是因為其他網點的后臺系統不兼容所致。針對這一問題,他們與西安城市一卡通公司進行了協調,并對兩家單位的網點后臺系統進行了統一兼容升級。4月8日起,市民除了在原有的兩處自行車營業網點辦理退費業務外,在全市7處城市一卡通網點都可以辦理退費及轉卡業務,極大方便了市民。(記者 張雷)
典型報道3
問題:明德二路南側難尋人行道
報道結果: 還路于民 群眾開心
解決前 ▲ 明德二路南側約800余米沒有人行道,居民出行不易。 (資料圖片)
解決后 ▲ 明德二路南側有了專門的人行道,行人放心地外出散步。
人行道是城市基礎配套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城市文明指數的重要體現。然而,多名市民向本報反映,雁塔區明德二路附近居住著數萬名居民,還有東儀中學和明德門小學的兩千多名學生,但這樣一條繁忙的道路,南側近千米的路段卻沒有人行道,大家出行很不方便,還存在安全隱患。本報《明察暗訪看民生》欄目對此進行了報道。
稿件見報后,立即引起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的高度重視,市政部門、雁塔區等多個單位及部門現場調研。經調查,明德二路全長約1000米,南側約800余米沒有人行道,其中東儀路至明德門南社區西側約300余米未修建人行道的原因是:道路拓寬時將原有規劃進行了調整,道路進一步拓寬,占掉了人行道。另一段為明德門南社區東側至朱雀大街西側約500余米,占用人行道的為明德門城墻遺址公園。相關部門調研后還立即提出了解決措施和要求,一是拆除明德門城墻遺址公園護欄,讓群眾可以從公園內行走。二是取消南側臨路的停車位,加設隔離墩,隔出人行道,還路于民。
昨日下午,記者再次前往明德二路看到,道路南側已開辟了供行人通行的專門通道并設置了護欄。對此,家住明德二路的胡師傅開心地說:“現在這條路終于有了人行道,走在這條路上再也不用和車“搶”道了?!?(文/圖 記者 王濤)
典型報道4
問題:多條河流存在環境污染
報道結果:促進治理 水清河凈
去年3月25日,本報《明察暗訪看民生》欄目先后聚焦灞河、涇河、澇河等多條重要河流,針對各條河流在落實河長制要求、河流黑臭整治、河道垃圾處理、嚴查污水直排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扎實的采訪和調查,掌握了第一手翔實資料,有力地促進了我市域內大小河流環境的提升和整治進度,也問出了大西安一片水清河凈。
2017年3月29日,《明察暗訪看民生》欄目對涇河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方位報道,消息見報后,市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到涇河進行查看,并召開現場會實地解決問題,限期整改,同時要求所在區縣及相關部門立即著手制定長期治理規劃。記者近日從市水務局獲悉,今年5月初涇河治理工程已全面啟動。
2017年5月25日,《明察暗訪看民生》欄目以《柳林村村民:希望幸福河整治工程早點動工》為題,報道了北郊幸福河附近居民期盼家門口的臭水河早日整治一事,消息見報后得到了市級相關河長及所在區的高度重視,幸福河全面整治工作于當年6月初正式啟動,目前該工程已經進入收尾階段,在施工現場再也看不到曾經發黑的河水、再也聞不到令人作嘔的難聞氣味。
一系列問水的監督報道后,河道垃圾看不見了,水面干凈了,污水直排等問題也得到有效解決,有力地促進了我市河湖治理工作向縱深發展。問水,問出西安一片水清河凈。(記者 趙輝)
典型報道5
問題:“垃圾山”有污染存隱患
報道結果:清理垃圾 環境改觀
解決前 ▲ 太華路附近一條鐵路專用線旁,有不少建筑垃圾,存在安全隱患。 (資料圖片)
解決后 ▲ 相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鐵路專用線附近的垃圾已被清運。
環境衛生關系到市民的美好生活感受,《明察暗訪看民生》系列報道中,本報多次關注環境衛生,切實解決了很多群眾關注的環境衛生問題。
2017年 3月16日,欄目報道了文景南路和農興路十字西北角,一處空地在紅廟坡村改造后,荒廢了近十年??盏卣醒攵逊e了十幾米高的土山,四周堆積大量垃圾,最高處達到七八米,成為名副其實的“垃圾山”。由于長期無人監管,這座“垃圾山”,不僅造成環境污染,并且發生過多次火災,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稿件刊發后,蓮湖區環城西路街道辦連夜出動百余人和挖掘車進行清理,兩天內清理完“垃圾山”,消除了對周邊居民的影響。記者再次回訪后發現,該處空地的垃圾已經全部處理,地面覆蓋黃土,環境大為改觀。
2018年4月24日,欄目刊登的 “太華路附近這條鐵路專用線旁環境堪憂”問題后,新城區太華路街道辦立即安排人員進行整治。5月29日,記者再次回訪該路段時發現,原先的水坑已經不見,鐵道沿線挖了一條排水溝,便于雨水及時排出,避免再次發生路面積水現象。同時,保潔人員對鐵道沿線垃圾進行徹底清理清理。針對圍墻倒塌形成的建筑垃圾問題,圍墻已經修復,并對建筑垃圾進行清運。
街道辦負責人表示,他們今后除了持續加強鐵道沿線環境秩序巡查管控外,每周進行一次拉網式清理,減少垃圾落地時間,為居民營造良好的生活出行環境。(文/圖 記者 楊明)
典型報道6
問題:雁環中路居民出行難
報道結果:多措并舉 問題緩解
位于西安南三環外的雁環中路,近幾年來隨著新建小區的開發和入住率提高,出行難問題日益凸顯。由于地鐵2號線三爻站往西方向只有一趟公交車,沿線居民常常為坐車發愁,這種尷尬也為“黑車”提供了土壤。今年2月,本報《明察暗訪看民生》欄目對此事進行了報道,交通部門多舉措改善,雁環中路居民出行難題得到了緩解。
雁環中路的中鐵尚都城和聯盟新城都是前幾年才交付的大型小區,入住居民超過5000戶,附近的杜城村也有10萬以上村民,雖然距離三爻地鐵站只有2公里多,但只有525路公交車可到達。而且,525路是一輛僅有10多個座位的小中巴,間隔時間很長,一般需要等30分鐘以上。好不容易等來,早已人滿為患。一些村民看中了這個“商機”,就做起“黑車”的營生,上下班高峰期,最多時會聚集十多輛“黑車”。搭乘“黑車”成了不少上班族的無奈之選。
報道刊發后,交通運輸管理處每天在早晚高峰安排6部西太路公交樞紐站至三森家具城區間車,快速疏散大斷面客流。要求線路所有駕駛員暫停休假,同時補充三名525路駕駛員,確保早晚高峰最大限度出車,雁環中路居民出行難問題得到了很大緩解。
市公交一公司也將525路更換10米大型純電動車納入2018年工作計劃,待充電樁建成投入使用后,將更換為10米大型純電動車。在車輛更換以前,將增加2部車輛補充525路運力,配車由原先29部增加至31部。(記者 袁玥)